RCO蓄热式催化燃烧选型不合适会影响净化效果、运行安全性、成本消耗等连锁问题,严重时会导致设备停运,环保违规等,造成企业成本增加,甚至引发安全事故。
一、催化燃烧选型注意事项:
1. 首先根据现场情况明确废气核心参数
- 废气成分:确认是否含硫、氯、重金属等催化剂毒物,含此类成分需优先匹配“预处理+耐毒催化剂”(如贵金属催化剂抗硫性优于非贵金属),无危害物可选择常规催化剂。
- 废气浓度:浓度低于爆炸下限25%时,可选常规催化燃烧设备;浓度较高(需脱附浓缩)时,需搭配吸附-脱附装置(如活性炭、沸石转轮),避免直接燃烧温度过高。
- 废气风量:按实际风量选择设备处理规模(如1000m³/h、5000m³/h),风量波动大需预留10%-20%冗余,防止设备过载。
- 进气温度:常温进气需配备预热装置(电加热、燃气加热);若前端工艺有高温尾气(如150℃以上),可省略或简化预热系统,降低能耗。
2. 催化燃烧配件选择是效果和寿命的关键
- 催化剂:
- 活性需求:处理高难度有机物(如苯、酮类)选贵金属催化剂(铂、钯),处理易降解有机物(如烷烃)可选非贵金属催化剂(锰、钴氧化物)。
- 形态选择:固定床设备常用蜂窝状催化剂(阻力小、寿命长),流化床设备用颗粒状催化剂(传质均匀)。
- 燃烧炉:
- 材质:高温工况(400℃以上)选304/316不锈钢,常温工况可选碳钢;内壁需做隔热处理(如硅酸铝保温棉),减少热量损失。
- 结构:确保气流均匀分布,避免局部死角导致催化剂磨损或燃烧不充分,必要时增设导流板。
3. 设备配套系统合理选择(确保安全与合规)
- 预处理系统:含粉尘选布袋/滤芯除尘器,含油雾选除雾器,含酸碱选喷淋塔,避免杂质污染催化剂。
- 安全系统:要配备浓度监测仪(实时监控进气浓度)、防爆阀(超压时泄压)、温度报警装置(超温自动停机),符合防爆等级要求(如Ex dⅡBT4)。
- 能耗与环保:需计算热回收率(首先选热交换效率≥80%的换热器,如板式、壳管式),降低运行成本;尾气排放需满足当地标准,必要时搭配后续净化装置。
二、
RCO蓄热式催化燃烧保养:
RCO保养核心是守护蓄热体、催化剂及核心部件性能,避免堵塞、中毒或老化,需按“日常防故障、定期防衰减、长期防失效”分层执行。
1、日常巡检(每日1-2次)
- 参数监控:紧盯蓄热体进出口温度(200-400℃)、催化床温度(不超600℃)及废气浓度/压力,异常时及时排查。
- 部件检查:确认切换阀、排气阀密封无泄漏,风机运行无异常噪音,防爆、报警等安全装置正常。
2、定期维护(每周/每月)
-每周维护:清理前置过滤器(粉尘、漆雾),通过反吹或低压空气吹扫蓄热体表面,防止堵塞。
-每月维护:检查催化剂是否变色、结块,低压吹扫表面积尘;检修加热系统(电加热管/燃气管路),排查腐蚀、泄漏;清理管道积油积尘,补刷设备防腐涂层。
3、长期养护(每3-6个月/催化剂周期)
- 仔细检查蓄热体,破损、严重堵塞时更换,确保热量回收效率。
- 按寿命(1-3年)更换催化剂,更换前清理催化床杂质。
- 校准温度/浓度监测仪、阀门切换时间,检修PLC控制系统。
三、RCO蓄热式催化燃烧因净化效率高(VOCs去除率≥95%)、被广泛应用于产生挥发性有机物(VOCs)的各种行业。
例如:
- 涂装行业:包括汽车、家具、家电、工程机械的喷涂工序,处理油漆、溶剂挥发产生的苯、甲苯、二甲苯、乙酸乙酯等废气。
- 化工行业:涵盖精细化工、医药中间体、农药生产、橡胶/塑料加工等,处理醇类、醚类、酯类、烷烃类等有机废气。
- 印刷包装行业:适用于凹版印刷、柔性印刷工艺,处理油墨干燥过程中挥发的甲苯、乙醇、丁酮等废气。
- 电子行业:针对电路板制造(如PCB蚀刻、清洗)、半导体封装,处理清洗剂(如异丙醇)、助焊剂挥发产生的有机废气。
- 家具与建材行业:包括人造板生产(甲醛、苯酚)、木质家具喷漆、涂料/胶粘剂生产,处理醛类、苯系物、酯类废气。
- 其他行业:
RCO蓄热式催化燃烧还可用于皮革加工(涂饰工序)、食品加工(油脂萃取、香精生产)、锂电池制造(电解液挥发)等产生低浓度VOCs的场景。